计网知识点

五层构架

  1. 应用层:通过引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的连接。应用层协议,应用进程间通信 交互的法则
  2. 运输层:为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 数据传输服务。主要协议TCP、UDP。
  3. 网络层: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 通信服务。选择合适的路由。主要协议IP协议。
  4. 链路层: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 组成帧,在两个相邻的结点间的链路上 传送帧检查纠错接收到的数据帧。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
  5. 物理层:物理层上所传数据为比特流,考虑怎样才能在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。传送信息所需要的媒介不为物理层
    1
    2
    3
    应用进程间->主机间进程->主机->主机->数据流
    进程间协议->提供主机间进程通信->寻找路由->封装成帧和控制信息->考虑传输的比特流的大小等参数
    TCP/IP协议为四层:应用层、运输层、网络层,网络接口层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TCP:传输控制协议
    提供面向连接的、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单位,报文段(segment)
    UDP:用户数据报协议
    提供无连接、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(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)、单位用户数据报
    协议的控制下,两个对等的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。要实现本层协议,还需要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。
    服务是垂直的,协议是水平的

    物理层

   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被称为规程。

    四大特性

  6. 机械特性: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等
  7. 电气特性:电平的范围
  8. 功能特性:某范围电平的意义
  9. 过程特性: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

数据通信系统:源系统(发送端、发送方)、传输系统(传输网络)、目的系统(接收端、接收方)
单向通信:单工信道,只有一个方向课通信
双向替换通信:半双工信道,一方发一方接收,一段时间过后可以反过来
双向同时信道:全双工信道,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
基带信号:来自信源的信号
调制:解决基带信号中的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,使信道可以传输(许多信道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)

调制

  1. 基带调制: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,使得与信道特性相适应,变换后仍然是基带信号,这种调制是吧一种数字信号转换成另外一种数字信号,大多数人愿意把这种过程称为(编码)
  2. 带通调制:使用载波进行调制,将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到较高的频段,并转化为模拟信号、调制之后的信号被称为带通信号。

从概念上讲,限制码元在信道上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两个:信道能通过的频率的范围,信噪比;
奈氏准则:在任何信道中,码元的速率都有上限,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,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,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断成为不可能。
信噪比:S/N 信号的平均功率/噪声的平均功率
信噪比=10log10(S/N)
香农公式:C=Wlog2(1+S/N)
C:信道极限传输功率
W:信号的带宽(Hz为单位)
频分复用: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
时分复用: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带宽资源
统计时分复用:将多个用户数据集中起来通过高速路线发送到一个远地计算机
 github
本地
波分复用:光的频分复用
码分复用:接收到的为所有信息的叠加

Tx为其他站的码片不止一个

3.数据链路层

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:封装成帧、透明传输、差错检测
MTU:最大传送单元
数据链路层的透明传输:对于数据来说本层为透明的,没有对数据做任何处理,但是去确实经过本层。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·的数据,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差错地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。
在帧的头部和尾部都有一个控制符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。
字节填充(字符字符填充):为区别控制符和数据部分,解决透明传输问题。
在SOH,EOT前加一个转义字符(比如:ESC),如果数据本身还有转义字符则在转义字符前面添加一个转义字符。
误码率BER:传输错误比特数/传输总比特数

CRC

循环冗余检验(CRC):把数据划分组。在每组后面添加n位冗余码。
循环冗余检验:只能做到对帧的无差错接受。实现无比特差错。
模二运算:加法和减法的时候不进位或者借位
冗余码:将待传数据M长度为k(2进制)与2n相乘,相当于为M尾部添加了n位0.得到(k+n)长度的数据。再用的得到的数据除以除数P(长度为n+1)得到n位余数加在之前的(k+n)位数据上。后面的n位就是冗余码。
如果传输过程无差错,则帧除以余数P得到的是0
FCS:在数据后面添加冗余码的的检错方法
CRC:实现FCS的一种方法

PPP协议点对点协议

需满足要求:简单、封装成帧、透明性、支持多种网络协议、支持多种类型链路、差错检测、检测连接状态、最大传送单元、网络层地址协商、数据压缩协商

PPP协议组成
  1. 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
  2. 建立、配置和测试数据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LCP
  3. 网络控制协议NCP
帧组成
F A C 协议 信息部分 FCS F
7E FF 03 协议 数据部分 冗余码 7E
1 1 1 2 MTU=1500 2 1

AC字段目前未规定明确意义,实际上是未携带PPP协议的信息

协议部分为0x0021时是IP数据报0xC021是PPP链路控制协议LCP

为解决数据部分与标志字段的冲突,解决有两种方式。

  • 异步传输(连续字符):字节填充
    • 将0x7E 转换成 0x7D 0x5E
    • 将0x7D(即转义字符)转换成0x7D 0x5D
  • 同步传输(连续比特):0比特填充
    • 每五个1填充一个0避免出现6个1(0x7F:01111110)

局域网

特点:1.为一个单位所拥有的。2.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制
以太网是局域网的一个标准
共享信道

  1. 静态划分
    • 如频分复用、波分复用等
  2. 动态划分
    • 随机接入:所有用户随意发送信息。
    • 受控接入:不可随意发送信息,需要收到控制

为了使数据链路层更好适应局域网标准IEEE802将其拆分为两个子层: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媒体接入控制子层。后续采用另外一协议基本只剩下MAC协议
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通过通信适配器连接。上有RAM和ROM

以太网

帧间最小间隔:9.6μs
最短有效帧:64字节
为了通信简便以太网采取两种措施

  1. 无连接。不可靠连接。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=>CSMA/CD(载波监听多点接入/碰撞)检测
  2. 发送的数据都使用曼彻斯特编码

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时间约为5μs

CSMA/CD:协议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

  1. 多点接入:多个设备接入
  2. 载波监听:监听信道上是否有信号
  3. 碰撞检测:检测是否有有碰撞(信号叠加会导致电压变化)。

总线型=>不可能是全双工=>半双工通信/双向交替通信
争用期/碰撞窗口:2 * 总线端到端的传播时延(只有过了这段时间才可知道到底有没有碰撞)

以太网在发生碰撞后使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。在检测到碰撞后的一个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数据

截断二进制退避算法:
r=random [ 0,1,2…..2k ]
k=min[重传次数,10]
等待时间t=r*争用期
重传16次未仍然不成功丢带该帧,向高层报告。

使用集线器的星型以太网,逻辑上仍然是一个总线网,仍然使用CMSA/CD协议
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仅仅只做转发比特的工作
单程端到端时延b,帧的发送时延c
a=b/c
极限信道利用率S=b/(c+b)=>S=1/(1+a)

MAC层

硬件地址被称为物理地址、MAC地址(只存在MAC帧中)。固化在适配器的ROM中48位
前24位需向注册管理机构RA购买,名称为组织唯一标识符OUI,通常公司标识符
后24位由公司指派,被称为扩展标识符。
MAC地址的前24位不能用来标志一个公司,可能有好几个公司购买一个OUI。

第一字节最低位:0为单个站地址。1位组地址,用来多播。
第一字节最低第二位:0全球管理。1本地管理。(G/L位,以太网不太会理会)。

路由器每连接到一个网络都需要一个MAC地址。(同时连接两个网络时需要两个MAC地址和两个适配器)。

适配器有过滤功能。当适配器每接收到一个MAC帧的时候就先用硬件检查MAC帧中的目的地址。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,然后做其他处理,不然丢弃。“发往本站的帧”包括三种:

  1. 单播帧(一对一),收到的帧的MAC地址与本站硬件相同
  2. 广播(一对全部 ),发送给本局域网上的所有站点的帧
  3. 多播(一对一多),发给本局域网上一部分站点的帧

只有目的地址才可使用多播地址或者广播地址。
广播地址:48位全1
混杂方式:收到帧先收下来。可以用做窃听,或者监事分析以太网流量,以便找出提高网络性能的具体措施。嗅探器(Sniffer)。

MAC帧构成:
假定为IP数据报
假定为IP数据报

以太网发送数据使用曼彻斯特编码,每一个码元都有一次电压变化。发送完最后一个码元之后发送方适配器无电压变化。接收方可以很容易找到帧结束地方。

以太网最小有效帧为64字节=>数据部分最小长度为46字节。
插入八字节:考试1/0交替,为了使接收的适配器在接收的时候调成时钟保证与数据保持位同步,后续两个连续1标识MAC帧的到来。
FCS使用CRC。
无效帧

  1. MAC帧不为整数个字节
  2. FCS查出数据有误
  3. MAC客户数据字段不在46-1500自己之间

拓展以太网

物理层拓展
  1. 使用集线器,将多个碰撞域连接成一个更大的碰撞域(冲突域),前提是每个以太网(每系)的以太网技术相同。
    数据链路层扩展
    网桥:对收到的帧根据MAC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和过滤。
    交换机:交换式集线器,工作在数据链路层
    使用交换机扩展以太网
    以太网交换机:
  2. 全双工工作模式,具有并行性。相互通信的主机都是独占传输媒体,无碰撞的传输数据。
  3. 是一个即插即用的设备,内部的帧交换表(地址表)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来的。
  4. 以太网交换机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,用硬件转发,其转发速率要比使用软件转发的网桥快很多。
  5. 用户独享宽带,增加了总容量

虚拟局域网vlan

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鱼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。,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。每一个vlan帧中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,指明发送这个帧属于哪一个vlan。
优点:

  1. 改善了性能
  2. 简化了管理
  3. 降低了成本
  4. 增加了安全性

划分方式:

  1. 基于交换机端口
  2. 基于MAC地址
  3. 基于所使用的协议
  4. 基于IP子网地址
  5. 基于高层应用或服务

vlan的以太网帧

高速以太网

超过或者达到100Mb/s

100BASE-T
  1. 100BASE-T 在双绞线上传送 100 Mbit/s 基带信号的星形拓扑以太网,仍使用 IEEE 802.3 的 CSMA/CD 协议。
  2. 被称为快速以太网
  3. 可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而无冲突发生。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时,不使用 CSMA/CD 协议。
  4. 保持最短帧长不变,但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 100 米。
    帧间时间间隔从原来的 9.6 s 改为现在的 0.96 s 。
吉比特以太网

使用全双工/半双工
全双工使用CMSA/CD协议,半双工不使用
为保持 64 字节最小帧长度,以及 100 米的网段的最大长度,吉比特以太网增加了两个功能:
载波延伸 (carrier extension)
分组突发 (packet bursting)
为保持信道利用率高,所以规定MAC最小512字节,不足512字节进行填充(载波延伸)
分组突发:第一个短帧使用载波延伸,后续短波不需要填充,但是有必要的帧间间隔。
全双工,不需要,载波延伸和分组突发。